3月14日,全省农业科技工作暨中部粮食一年两作、两年三作技术模式推进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和中部地区粮食作物一年两作、两年三作试验示范工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京民、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廖允成出席会议并讲话。

要抓重点领域技术攻关。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围绕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抓好良种攻关、地力提升、农机装备、养殖节粮、加工增值、生态环保六方面技术创新。以育种联合攻关为主要抓手,力争育成口感好、品质佳、营养丰、多抗广适的“晋系”新品种;开展中低产田地力提升技术攻关;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研发丘陵山区玉米低损高效自走式联合收获机等7种农机;加快非粮饲料利用技术与工艺研发,助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提升传统食品加工工艺,研发杂粮高值化加工工艺,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综合利用率;开发价格低廉、适应不同作物、不同地区生产需求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大核酸生物农药、功能生物有机肥等产品研发,促进绿色发展。要抓重大技术集成推广。今年在中部5市14县开展“一年两作、两年三作”种植示范,要在模式选择上因地制宜,在关键环节上精准落地,在工作推进上稳中求进,在种植面积上相对集中,在种植收益上保险兜底,在总结评估上实事求是。在示范工作中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政策支撑,做好包联服务和宣传引导。要抓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实行“揭榜挂帅”“择优委托”“企业牵头”等制度,发挥好科研教学、农技推广、企业主体的作用,采取“科研+推广+企业 ”或“企业+科研+推广 ”等组织方式协同创新。要抓要素集聚支撑保障。要加强农业科技的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农业人才培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农高区建设成为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样板。
廖允成强调
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不断健全农业科技组织模式,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力推进牵头的重大科研项目,着力解决农业“卡脖子”关键问题。持续推进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级。探索中部粮食作物一年两作、两年三作技术模式,提升我省及同类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二是坚持产业引领,精准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速。持续健全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产业研究院、特色专业镇、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社会服务体系,布局建设科技小院集群,加快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强化高产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努力实现全省地方主导特色产业的基本覆盖。三是坚持人才为先,全力打造农业科技人才高地。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农大与农科院进一步深化合署改革的政策支持,加大优秀人才引育力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汇聚科技创新人才力量。深化科教产教协同育人,着力为我省乡村振兴培养所需人才。

来源:厅科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