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嵩县 致富路上“牛气冲天”

日期:2023-09-06     浏览:676    
核心提示:把分散的牛聚拢在一起,由专业技术人员喂养、防疫,保证了养殖质量和效益,养殖户坐等收钱。这样的好事不多见,但对于河南嵩县农
          把分散的牛聚拢在一起,由专业技术人员喂养、防疫,保证了养殖质量和效益,养殖户坐等收钱。这样的好事不多见,但对于河南嵩县农民群众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在豫西,牛产业有着悠久和历史和产业基础。近年来,洛阳嵩县积极探索全链条式牛产业发展模式,而这种养殖模式还有个新鲜形象名字:托牛,养殖场则叫托牛所
                  WechatIMG24 2

我现在是甩手掌柜。嵩县德亭镇杨村,养牛户石旭峰说,与传统的养牛相比,现在最大的特点就是养牛不见牛

今年年初,石旭峰用5万元帮扶资金购买了4头小牛,托养在村子的德亭肉牛养殖基地,他仍旧跑运输挣大钱。牛出栏后,石旭峰可保底分红4000元。

这一举双得的美气事儿可不是石旭峰独有。在德亭,把小牛放在托牛所的有120余户养殖户,总数量550余头。

托牛所是嵩县落实河南省两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8月初,在河南省肉牛产业发展大会上,嵩县托牛所模式作为河南牛产业发展五大模式之一,在全省推广。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腹地,是省重点扶持的40个养牛大县之一。养牛不是简单的事,得功夫、措施,才能产业、赚钱

为此,嵩县出台牛十条,让群众想养、敢养、养得好。牛十条,即支持养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嵩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政策覆盖养殖到交易的全过程。

投放养牛贷。注资10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和应急续贷资金池,采用政银担模式,推出惠农e贷、金牛贷等金融产品,对一般农户、经营主体分别提供30万元以下、200万元以下信用贷款,让群众能养。

激活牛机制。探索完善村集体+托牛所+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托牛所+农户等多种联农带农机制,采取集体经济资产入股分红,农户“1000元兜底保障、2837”等方式分红办法,带群众多养。

建强牛团队。聘请4名全省两牛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遴选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200名防疫骨干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提供冻精配种、胚胎移植、疫病防控等指导服务,为牛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让群众会养。

嵩县还引进了山厚牧业”3000头肉牛养殖项目、慧圆牛业”500头肉牛养殖项目、澳珠科技”500亩优质牧草种植项目。为延伸产业链条,谋划在田湖镇2万吨肉食品加工厂、德亭镇肉牛屠宰加工厂建设,将拉长养殖、屠宰、加工产业链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在闫庄镇闫庄村,河南最大、国内知名的牛交易市场就落户在这里。这里,还有传统民间交易方式袖里定价,已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黄牛经纪人(交易员)50余人,从事牛贩、育肥、运输的600余人,年交易肉牛5万头,交易额6亿元。
                  

96日,嵩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平敏介绍说,目前嵩县牛饲养总量12.15万头,建成托牛所”153个,培育万头以上养牛示范乡镇7个,千头以上养牛示范村40个,带动3.8万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

牵住牛鼻子、做强牛产业、做好牛服务、壮大牛经济……多方合力下,嵩县农民群众逐步蹚出了一条特色牛路子,家家户户过上了红红火火的牛日子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