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乡巨变 | 老村新生

日期:2024-09-04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    浏览:574    
核心提示:乡村振兴,绕不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乡村里的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他们背起行囊,告别故乡,争相在城市里扎下根。一缕


 
乡村振兴,绕不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乡村里的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他们背起行囊,告别故乡,争相在城市里扎下根。一缕缕消散的乡间烟火,点亮了城市的万家灯火。

“农村楷模”郝家桥也不例外。这个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庄,曾因一段熠熠生辉的红色记忆闻名全国,但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同样上演了太多的离别场景。如今1637人的户籍人口证明着她昔日的喧嚣,但454人的常住人口却见证着她今日的恬静。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郝家桥也是个例外。今日的郝家桥,山头上的果园迎风摇曳,山沟里的大棚硕果累累,山下的红色旅游如火如荼。在这个老龄化、空心化突出的小山村里,郝家桥人紧跟时代步伐,再次以勇当排头兵的精神,荣获新时代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来到郝家桥,我深受教育和启发。”2021年9月14日,在郝家桥村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乡亲们:“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敢为人先、奋力拼搏,努力把郝家桥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郝家桥人又开启了新的一程。


郝家桥村航拍图。
01顺势而为
——在城镇化浪潮中上演一场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不知从何时起,“走出农村”成为乡村里众多年轻人的理想,成为城里人是一个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期望。于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怀揣梦想,背负家人的期望,在城市的繁华喧嚣里努力闯下一片自己的天地。

郝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喜在村口,送别了很多年轻人。每次送别时,除了几句客套话外,他总会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叹息,并不是刘振喜表达对年轻人离乡的不满,而是对当时郝家桥贫困落后的无奈。沟峁纵横的郝家桥难以承载年轻人的梦想,支零破碎的土地难以满足村民对温饱富足的向往。

郝家桥也曾辉煌过。村口那座赫然耸立的“农村楷模郝家桥”雕塑就是最好的证明。

1943年开春,郝家桥依旧春寒料峭。中共绥德地委书记习仲勋,带领绥德地委干部和几名记者一行8人,赶着两匹驮着粮食、被褥等工作和生活用品的骡子,沿着崎岖的土路来到了郝家桥,开启了为期44天的蹲点调查。

那时,抗战处于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严重的困难。刚刚到任的习仲勋面临着来自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的压力,工作千头万绪。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为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做准备,习仲勋决定走向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人民群众找到最恰当、最真实、最正确的办法。

44天的时间里,习仲勋和郝家桥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群众生活生产中,以“刨根问底”的态度掌握第一手鲜活材料,撰写出《谈收夏》《记两个变工队》《谈锄草》等6份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挖掘出了“劳动英雄”刘玉厚等先进典型,为解决绥德分区52万人吃饭问题找到了突破口。从此,“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响彻绥德,“郝家桥经验”也成为绥德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1944年7月,习仲勋亲自将“农村楷模”的称号授予郝家桥村,郝家桥村成为陕甘宁边区著名的模范村。

荣誉可以薪火相传,但经验不能“古为今用”。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已经不只局限于温饱,还有漂亮的衣着、丰富的佳肴,还有良好的教育、便捷的医疗服务,还有宽敞的房子、存折上不断增长的数字。于是,当人们不再留恋那厚重的黄土地时,黄土地上孕育出的经验也一度“黯然失色”。

昔日沟峁梁塬上被庄稼人精心侍弄的土地,逐渐荒草丛生;昔日充满欢声笑语的黄土窑洞,逐渐荒废遗弃。城镇化的浪潮,冲得郝家桥“满目疮痍”。2014年,郝家桥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0.7%,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

但刘振喜他们在“满目疮痍”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发展机遇。“城市的发展需要一部分农民进城,农村的发展也需要一部分农民进城。”刘振喜说,郝家桥有限的生产资料无法满足全体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可以让外出的村民打拼出一番事业,闲置下来的生产资料也可以让留守的村民“大有可为”。

盘活闲置资源,成为郝家桥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但全村数千亩的闲置土地靠谁来盘活?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郝家桥村撂荒的土地重焕生机。

今年73岁的侯志荣,曾是郝家桥村响当当的庄稼把式。这位曾饱受饥饿之苦的老农民把土地当成了“命根子”,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和妻子一口气种下了120亩土地。“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一年只在大年三十和初一歇两天。”侯志荣回忆,深夜,耕地的驴都睡了,他们夫妻二人还在忙碌着。

常年劳作,累坏了侯志荣的双腿,但他依然不觉疼、不叫苦。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子女们都外出打工,他们夫妻二人再也无力侍弄开垦出来的120亩土地。如同心头肉一般的土地,突然长满了荒草,疼得他坐立不安,但他也只能拖着那变形的双腿在荒地里无奈蹒跚。

疼的不只侯志荣,还有刘振喜。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产业都是重头戏。发展产业,盘活土地是关键,但像侯志荣一样的400多名留守老人早已有心无力。

几次外出学习时,看着其他地方引入企业、能人大户发展产业,刘振喜明白,这场重头戏,需要换一种唱法了。为此,刘振喜开始带领村干部招商引资,希望外部力量来当这场“重头戏”的主角。

但事与愿违,刘振喜登门拜访的几家企业,均婉拒了他们。“闭门羹”固然不好吃,但几次下来,刘振喜他们还是咂摸出些许味道:零碎分散的生产资料无法满足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郝家桥的“梧桐树”,还引不来“金凤凰”。

满盘规划,唯独缺少落盘的棋子。郝家桥如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一场五级书记一起抓的“战役”,各级党委、政府深深牵挂着“农村楷模”郝家桥的脱贫事业。2018年5月23日,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率调研组来到郝家桥,用5天时间开展蹲点调研,与郝家桥村民一道,共谋脱贫之策。

“调查研究”,是从郝家桥“红色底子”中传承下来的“方子”。5天蹲点调研时间里,调研组与村民同吃同住,每天爬山路、入农户、上地头,逐一走访了在村的全部171户农户。每到一户,都仔细了解农民家里的各种情况,日子过得怎样、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困难,与村民们商讨推动郝家桥村发展的措施办法。

5天蹲点调研,调研组和郝家桥人共同摸准情况、吃透问题、找到办法,开出了脱贫致富的“良方”: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产权改革等各项改革”;

“加大土地整理和流转力度”;

“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让群众从土地上得到更多收益”;

“加快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
…………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郝家桥上演了一场深刻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行以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主要内容的“三变”改革,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全村所有荒地、坡地流转至村集体统一使用,变村民“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

今年79岁的马兴业,经历了人民公社的“合”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对于此次郝家桥“三变”改革的“合”,马兴业举双手赞成:“个人的锄头只能让农民解决温饱,只有集体的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才能让农民赚钱。”

不到一个月时间,全村所有人都在土地流转协议上摁下了红手印。昔日沉寂的荒山上,挖掘机、推土机隆隆作响,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带领下,郝家桥村让山峁沟壑间2800余亩的荒地变了模样:层层高标准梯田里旱能灌涝能排,各种农业机械驰骋在宽敞的生产路上。

荒山变良田,黄土能生金。如何利用这2800亩农田,郝家桥人“精打细算”:2000亩山地用于建设生态果园、300亩坝地用于发展设施农业、剩余500亩土地由村集体统一分配,用于村民的自留口粮田。

林果粮上山、设施农业到滩、规模养殖进沟,郝家桥这幅立体的产业振兴新图景,让村民实现了从“耕者有其田”到“耕者有其股”的转变。

“道路宽又长,窑洞亮堂堂。山沟里把温棚建,荒山变成花果园,修学校、幼儿园,老年人修个幸福院……”在城镇化浪潮中顺势而为的郝家桥人,2018年一举摘掉了“穷帽子”。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颁授给刘振喜。

昔日楷模,今又楷模。在这个红色山村里,习近平总书记与老一代革命家习仲勋不渝的初心在此交汇,郝家桥人以勤劳奋进、开拓创新的姿态让楷模精神历久弥新。

02应势而变
——在农业现代化引领下上演一场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眼看着秋天就要到了,不少惦记着“郝产品”的榆林人,已经把郝家桥之旅提上了日程。

亲自到2000多亩的果园里摘几颗高山生态苹果,到葡萄大棚里尝尝自然成熟的葡萄,刚刚磨出来的小米黄灿灿的,锅里炖着那吃粮食长大的土猪肉让人“垂涎三尺”。白天来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旅游,晚上在山下的民宿里仰望星空。

来郝家桥,游“郝”乡村,住“郝”人家,忆“郝”故事,品“郝”美味,买“郝”产品……每一个“郝”的背后,都是产业兴旺的支撑。

“山沟沟能走出致富路、过上好日子,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郝家桥考察时强调,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更大胜利。

走出致富路的郝家桥人最能感受“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这九个字的分量,过上好日子的郝家桥人更能明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虽然葡萄正处于上市季节,但王绥兵一点也不慌,因为4个大棚里的葡萄早已“名花有主”,并且都是客户亲自上门采摘。

王绥兵,承包了郝家桥村集体合作社4个果蔬大棚。今年50多岁的他,在2020年又拿起了在十七八岁时就扔下的锄头,返乡做了一名果农。

夏日的郝家桥虽不闷热但日头很毒,而葡萄大棚里闷热难耐,让人喘不过气来。满身大汗的王绥兵早已习以为常,除草松土、剥除老皮、定梢绑蔓,他一忙就是一天。当一名果农虽然辛苦,但每年十四五万元的纯收入让他忘记了辛苦,毕竟收入翻了番。

多年在外打拼,让王绥兵早已把家安在了城里。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登高爬低的装修活让他逐渐力不从心,后来听说村里建起了果蔬大棚,他决定回村“闯一闯”。

果蔬大棚基地,是郝家桥栽下的“梧桐树”之一。郝家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整合各级、各部门的帮扶资金,邀请农科院校专家进行指导,广泛听取群众意愿,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最终确定了发展果蔬产业。


郝家桥村果蔬大棚基地。

智能化的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的灌溉设施、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的设备,让王绥兵赢在了“起跑线”上。

“和其他地区发展果蔬产业相比,我们只有自然条件优势,别的地方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要想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刘振喜说,借助党的好政策,郝家桥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果蔬大棚基地,聘请西北农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为果农提供一对一技术服务。

王绥兵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返乡当起了果农。第一年,扣除支付给村集体合作社的租金及工人工资,净赚14万元。“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选择。”王绥兵开玩笑说。

“山沟沟里竟然有如此高科技的设施!”这是不少人来到果蔬大棚的第一感觉。的确,郝家桥的老龄化、空心化,让郝家桥实现农业现代化曾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帮助下,郝家桥村实现土地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生产科技化,通过打造“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让郝家桥农业产业逐步迈向现代化。

政策好,还要人努力。在这个楷模村庄,勤劳奋进如同刻在郝家桥人骨子里的基因,代代传承。

郝家桥东山上的大片杏林,成就了郝家桥两位“劳动英雄”。一位是老一代革命家习仲勋在郝家桥调研期间评选出来的“揽羊英雄”郝思新,另一位是如今郝家桥人公认的“巴杏英雄”郝长雄。

郝长雄是郝思新的后代。在抗战时期,这片杏林见证了郝思新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为郝家桥生产建设做出的不懈努力。如今,这片杏林见证着郝长雄投身于家乡建设,为振兴郝家桥做出的不懈奋斗。

今年56岁的郝长雄,已经在外打拼了36年,在城里创办了一家汽车修理厂,算得上是当地事业有成的人物。前两年偶然返乡时,看到各级干部扎根郝家桥,为家乡的振兴发展呕心沥血时,他既感动又羞愧。

振兴郝家桥,自己也要出一份力。2022年的春天,当郝家桥漫山遍野的杏花肆意绽放时,郝长雄开着挖机上了山。这次,他一口气签下了500亩巴杏林15年的承包合同。

再次当农民,郝长雄当出了“老板”的气势。他聘请了10多位村民,手把手教他们剪枝、压枝、嫁接等。为了节省时间,他在山上箍起三孔窑洞,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和杏林一同在山上扎下了根。

学林业出身的郝长雄非常清楚,搞林业产业投资大、见效慢,但经营了多年企业的他有自己的一套规划:长短结合、软硬兼施。

长,就是在巴杏林的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把承包的巴杏林改造成高产密植林;短,就是发展林下经济,在杏林下套种小杂粮,当年就能见效益。软,就是打造品牌,注册成立了郝家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县城繁华地段开设“郝长雄农产品展销中心”;硬,就是大力提升产业机械化水平,投资几十万元购买了翻地机、开沟机、收割机等山地机械,提高耕作效率。

“郝家桥空心化、老龄化严重,劳动力少,而农业本身效益就不高。”郝长雄说,要想把产业做大,必须走现代化路子,一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二是提升品牌附加值。

如今,巴杏林开始陆续挂果,慕名而来的客商们早已拿着订单排队。郝长雄仍不满足,他计划和榆林旅投公司谈业务合作,与村里的文旅结合起来,在山下办一座巴杏产品深加工厂,在林下拓展种植西瓜、小瓜、酸枣……

荒山变成花果山,新一代的“愚公”们,让郝家桥绿色经济高速发展。而在山下,红色经济同样搞得红红火火。

对郝家桥村驻村第一书记史亮霞的采访,可谓是“见缝插针”,因为前来学习、培训、旅游的团队应接不暇。

革命年代那段熠熠生辉的红色历史,给郝家桥留下了珍贵的红色资源:郝家桥革命历史纪念室、习仲勋旧居、齐心旧居、刘玉厚旧居、郝家桥乡政府旧址。

发展好红色旅游,曾是郝家桥村“两委”干部最为“胸有成竹”的目标。他们认为,凭借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不愁没有游客。

但是,游客虽然不少,村集体的收入却毫无起色,甚至为了维护公共设施及卫生环境,支出反而增加了不少。“游客来也来了,转也转了,但就是没有花钱的地方。”史亮霞说,远道而来的游客用不了半天就参观完了,游客也失望,村民也失望。

图片
郝家桥村游客服务中心。

专业的事,还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做。2022年,郝家桥与榆林市属国有企业榆林旅投公司“联姻”,让红色郝家桥焕发新生机。

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研究,榆林旅投公司为郝家桥红色旅游制定了规划:以干教培训为切入口引入流量,用流量带动消费,用消费促进产品,用产品发展产业,用产业振兴乡村。

现在,科学缜密的规划,已经催发出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立足郝家桥劳模精神、调查研究经验、楷模内涵、乡村振兴实践的4个价值体系,公司研发出了丰富的课程体系,培训对象涵盖了政府单位、企业、学校、社团组织等,每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

来参加培训的学员们说,郝家桥不仅培训内容丰富,业余生活也同样丰富多彩——郝家桥黄土文化主题餐厅、村民开办农家乐里的美食,好吃;村里的大生产群雕、红色文化主题墙绘、乡村振兴主题墙绘,好看;陕北文化主题商业街区、数字体验馆、“劳模路”、研学基地,好玩。

走的时候,几十款的“郝”字号文创产品把每一位学员的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既“出新”又“入心”的培训体验,让郝家桥口碑“爆棚”。

远方来的客人多了,郝家桥人挽起袖子齐上阵:每天在村里的广场上,马兴业都会给学员们说一段自己编写的感党恩的顺口溜;村民郝秀梅做几手自己的招牌菜,每个月还能挣2500元的工资;村民郝长荣把闲置多年的窑洞装修得宽敞明亮,当起了民宿管家;就连“90”后村民郝亚东也回村里搞起了后勤保障服务,每月五六千元的工资,还有五险一金。

红色是底色,培训是特色,乡村振兴是本色。在“红色旅游+干教培训+三产服务+农林产业”发展模式的助力下,郝家桥村走上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11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560元。


游客在郝家桥村墙绘处拍照打卡。

蹚出致富路的郝家桥并不打算“孤行”,他们计划将附近沿线的5个行政村同步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郝家桥打造成全镇、全县乃至全市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让楷模的光芒激励四方。

03逆势而上
——在绘就和美乡村的新画卷里上演一场乡村治理的深刻变革

成功,从来没有偶然性,郝家桥也是如此。

从“农村楷模”到“脱贫攻坚楷模”,郝家桥的成功一再证明:党的领导是根本,建强基层党组织是关键。

在革命战争年代,郝家桥是绥德最早开展农民运动、成立党组织的村庄之一,1927年就成立了村党支部,在习仲勋等人带领下,郝家桥党员群众敢为人先、奋力拼搏,为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发挥了模范作用。进入新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的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郝家桥村党员干部带领村民苦干实干、开拓创新,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楷模。

“这里能做到的,其他地方也应该能做到。”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郝家桥考察时指出,重要的是深入调查研究,摸准情况、吃透问题、找到办法、总结经验,持续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中,郝家桥鼓励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人等参与竞选,郝家桥村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36岁的村“两委”班子。作为郝家桥的“领头羊”,刘振喜在群众中威望很高。“要想实现政通人和很简单,只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刘振喜说。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生动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的政治本色,更成为郝家桥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的目标和锲而不舍的坚守。

前些年,侯志荣家的命运发生了转折。2015年之前,老侯腿疼行动不便,大儿媳患上了乳腺癌,年迈的老母亲体弱多病,过年的时候,肉馅饺子都吃不出正月。后来在村里的帮助下,侯志荣办起了杂粮加工作坊,生活步入正轨,摘掉了穷帽子。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郝家桥村“两委”干部坚守的底线任务。但对于底线任务,刘振喜认为不能光等着守,村“两委”干部必须主动出击,把群众的收入提升上去,把发展的能力提升上去,把抵御风险的水平提升上去,变守为攻。

2022年,通过实地入户、电话访问、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郝家桥村“两委”干部联合相关部门,对郝家桥村644户1637人进行系统调研,全面摸清了全体村民的收入结构、家庭人员情况、发展意愿、面临困难等,据此研究制定了《郝家桥村农户精准增收实施方案》,成立了精准增收服务中心,坚持“到户、到人、到措施、到成效”的“四到”要求,将全体村民纳入精准增收政策措施体系当中。

在史亮霞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九个一批”增收措施“作战图”——实用技能培训一批、就业推荐稳岗一批、开发公益岗安置一批、用工吸纳一批、三产服务带动一批、产业创业致富一批、消费帮扶带动一批、集体分红保障一批、兜底保障一批。通过多业并重、多元增收、多措并举,“九个一批”让郝家桥村的每一户、每一人都拥有“专属定制”的增收举措。

侯志荣家也不例外。村里的“三变改革”让他家每年有分红,老伴成了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工资,家里的小超市让家里每天有进项。提心吊胆的日子已经过去,老侯说,自己很享受现在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日子。

2021年9月14日,侯志荣家的窑洞窗明几净,虽是秋日,但窗前的盆景绿意正浓。老伴煮好了高粱米稀饭、肉馅包子,青菜洗好正要下锅。

侯志荣家的好光景里再寻常不过的一幕,让远道而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感到很欣慰。“看到你们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好、人丁兴旺,我感到很欣慰。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
“二级公路修了个通,交通运输更方便。修学校幼儿园,给老年人修的幸福院,为民健康卫生院,接待中心十六间,三星厕所广场建,商贸街电影院,南山又把光伏建……”每当看见游客时,马兴业都要给他们唱一唱郝家桥的变化。老马说,千年长,万年长,永远不忘共产党,感谢中央感谢党!

群众是一股水,村级党组织是河堤。顺着水势引导,堤到哪里,水就跟着流到哪里。

城镇化浪潮固然势不可挡,但农村也不能一味“坐以待毙”。“要让留在村里的人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要让在城里过不下去的村民有条托底的退路,要让在城里待闷的人有个休闲娱乐的好选择。”史亮霞说,要把郝家桥变成村民美好的家园,城里人向往的乐园。

在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互助养老幸福院里,餐厅、棋牌娱乐活动室、学习室、休息室等一应俱全,专门厨师、专业日间照料服务人员等,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身保健、文体娱乐,让郝家桥的老人们老有所乐;

在村卫生室里,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等一应俱全,上门测血压、提供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等贴心实惠的医疗服务,让郝家桥人病有所医;

在郝家桥小学里,微机室、科学实验室、美术书法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备,在全县各项教育评比考核中都名列前茅的教学水准,让郝家桥的娃娃们幼有善教……


郝家桥小学鸟瞰图。

现在,不少跟孩子进城的老人又回到村里安享晚年了,不少跟着大人进城上学的孩子们又回到村里孜孜不倦了,在城与乡的拉扯中,郝家桥渐占上风。

村庄变靓丽了,人也变文明了。

在郝家桥村,有一家特别的“银行”——垃圾“银行”。郝家桥每家每户都在这个“银行”有“存折”。

“存入130件旧衣服,积15分;存入400个烟头,积8分;存入60个塑料袋、40个农药瓶,积34分。”这是村民康玉珍存的记录。

“支出3积分,兑换卫生纸1袋、洗洁精两瓶;支出4积分,兑换洗衣粉3公斤;支出2积分,兑换洗洁精一瓶。”这是康玉珍取的记录。

用垃圾换积分,兑出了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兑出了和善友爱的文明乡风。这两年,郝家桥制定了《郝家桥村乡村治理积分制兑换细则》《郝家桥村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细则》,优化积分制管理细则和实施办法,探索以积分制进行全方位乡村治理。

还有“说事堂”“有事拨”“代办事”……“我们广泛调动村民参与到村级事务中,让他们当主人、不当看客。”刘振喜说,“否则仅凭几名村干部出力流汗,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多少钉。”

比蜜甜的幸福日子并没有让郝家桥人“乐不思蜀”,爱吃苦,依旧是他们代代相承的品质。

还要回到那段峥嵘岁月,早在1943年,郝家桥村就开始评选“好受苦人”,尤其是勤快、忠厚、俭朴的“劳动英雄”刘玉厚,影响着一代代郝家桥人。

岁月变迁,但劳动光荣受人尊敬的劳动观念,永远在厚重的黄土地里扎下了根。如今在郝家桥村,仍然年年评选“好受苦人”。

刘国财,就是郝家桥新时代的“好受苦人”。今年快70岁的他,种了40多亩地,养了50多只羊、10多头牛还有几头猪。就这份家业,依旧流不干刘国财的汗水,他还要经常到村里的工地上,和年轻的小伙子们一起挥汗如雨。

每个人都懂先苦后甜的朴素逻辑,郝家桥人也不例外。但他们认为现在的“甜”还远远不够,还没有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把郝家桥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的殷切期望,于是在这个古老的村庄里,目之所及,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耳之所闻,皆是感恩奋进的话语;身之所感,仍是奋楫笃行的拼搏。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17期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