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化肥暴涨,根本办法是什么?

日期:2022-07-12     来源:有道农业家    浏览:395    
核心提示:化肥行情已经连涨3年,今春更是掀起暴涨,如今化肥高价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
 
      化肥行情已经连涨3年,今春更是掀起暴涨,如今化肥高价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
 
      尽管200亿一次性农资补贴已经下发,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化肥成本太高、种地收益下降对农业造成的严重威胁。
 
      化肥价格有多高了?比起去年10月,尿素几乎翻了一倍,磷酸一铵价格增长近100%,氯化钾价格上涨近200%。
 
      以主粮小麦、水稻收益为例,近年每亩净利润仅为15到20元,而本轮肥料涨价导致每亩化肥成本增幅高达近140元,远高于粮食涨价带来的收益。如此下去,谁还能坚持守在农业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撰文认为,要想从根本上应对化肥价格暴涨带给农业的严峻挑战,首要一条就是要提高施肥技术到位率,推行科学施肥技术精准落地。
 
      张福锁认为,目前农业生产中科学施肥技术不到位,施肥不合理问题突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及消费国,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消耗了30%的化肥,表明化肥过量施用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
 
      尽管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立我国主要区域及典型作物体系的专用肥配方,使肥料用量大幅下降,效率有所提升,但作物生产规模普遍较小,施肥养分不均衡、变异大,与作物需求匹配度低,缺乏精准施肥机械装备配套,技术很难直接落地,导致化肥增产效益差。
 
      化肥施用不合理造成作物体系氮盈余量大,并产生环境风险。
 
      我国化肥用量高于实际需求的程度,以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华北典型地区为例,肥料用量超标1~2倍。
 
      据专业测算,如果能真正实现全面的科学施肥,我国氮肥有近500万~800万吨、磷钾肥分别有300万~500万吨纯量的节肥空间。
 
      张认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支撑不足也影响化肥肥效的发挥。
 
      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指导体系不够健全,科学施肥技术精准落地还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肥料企业和基层农资经销人员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往往优先推荐利润大的产品,而忽视是否符合作物需求。
 
      据调查,超过2/3的复合肥产品氮磷钾养分比例不符合作物需求,由此导致全国每年浪费的肥料高达300亿元以上。
 
      简而言之,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能量半功倍,使农业生产中化肥成本大幅下降而收益增长,由此重新激发大家投入农业产业的积极性。这是从根本上应对化肥暴涨的最有效手段。
 
来源:有道农业家
 
 
更多>同类科技财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