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年味渐浓,今日农业杂志社将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围绕实现全面小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等选题,走进田间地头,感受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以微观视角生动展现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报道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本刊编辑、记者将再度走田间访农户捕捉温暖人心的动人镜头,感受时代发展的强劲脉动,聆听乡村振兴的铿锵足音,我们在路上,我们在行动!
董帅,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进行食用菌育种与栽培研究。本科就读于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专业,大一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本科专业相结合在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食用菌基地实习。2019年5月,在山西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开始创业,主要进行羊肚菌栽培与开发利用。
他,出身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的一个古村落——下董寨村。2016年考入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 (食用菌方向)专业。当时还有人说他以后就是个种蘑菇的,大学白考了,而他却坚守自己的信念。日前记者电话连线了这位年轻的小伙。他虽然只有25岁,却比同龄人更有梦想,在创业的道路上不断行走着。
从小,他的心里就有这样一个想法:要考农业大学,因为,考入农业大学,学的就是农业,搞的就是种地,既然选择了农业,那这个重任应该我们来担!而且他告诉自己,一定要选择一个毕业以后能够自己干的专业,因为只有自己干,才能有机会把技术带回家。
2019年,在学长的帮助下,董帅在山
西农大创业园区租了一个大棚,开始了他的漫漫创业路。通过几年的学习,他得知羊肚菌比较稀有,且营养价值高,是这两年蘑菇界的“新宠儿”。董帅告诉记者:“因为羊肚菌属于新品种,它的机理并不稳定,现在很少有人能说完全掌握了它的种植技术。”由于羊肚菌和其他菌类的习性并不同,所以种植方法也有区别。2019年,他代表山西农业大学参加双创会,展台上的彩色蘑菇吸引了众多来客的眼球,从他们的眼里映射的是神奇。这些人不知道蘑菇还可以“变”彩色。更不清楚农大还专门有一个供学生创业的基地,并且真的可以培养出一批愿意埋头苦干搞农业的大学生。他们感叹农业的神奇,他们陶醉于这样一所神奇的农业类院校的魅力,他们不敢相信农业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既能搞研究,又能吃苦的。董帅说,当时他讲解的很自信,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豪,无比的骄傲!
在董帅的字典里从没周末,每逢星期天他就跑去创业园干活,学习,主攻羊肚菌栽培。由于羊肚菌目前的栽培工艺不完善,为防治栽培失败赔了本钱,就需要选择一种种植技术成熟的作物来轮作。最后他定了羊肚菌与迷你西瓜的轮作方式。上棚膜、起垄、做菌种,挖水坑、修水管、接电线全靠自己。一旦选择创业,就必须具备这些技能,最初栽培羊肚菌的时候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晚上一点睡觉,要是灭菌烧锅炉就整晚不能睡觉,黎明时休息两个小时天明了继续起来干活;西瓜兑花的时候在40℃的大棚里从早上八点半一直到下午三点半,身上的衣服裤子都可以往出拧水。兑完花立马躺下就能睡着,睡一觉起来才有功夫吃饭。
第一年的羊肚菌栽培并没有因为被预料到失败而失败。羊肚菌卖下的4000元买了西瓜籽,育了苗,剩下的钱,就那样硬是熬过了三个月。最终西瓜还是迎来了丰收。他说: “虽然苦是苦了点,累也确实累,头一年,没有赚了钱。其实本来也就没有打算能赚钱的。不过好在西瓜卖了一些钱,除了后半年预留的本钱外,还买了辆车。以前想都不敢想什么时候能有辆自己的车,有了这辆车,以后就可以多出去跑了,干什么也都方便了。”
创业始终是艰辛的。创业的路,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尤其是农业上的创业,对于今后的销售路径,董帅信心满满地说:“除了网上销售之外,我还会采用游客采摘的方式,让游客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同时,也通过朋友介绍实现销售的目的。(郝建玲)
来源:今日农业杂志